找到相关内容310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朝慈善救济

    进入到“富民社会”,“由于富民阶层是唐宋社会的根基,所以这个阶层的兴起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如果说,汉唐社会是一个‘豪民社会’的话,那么,从唐宋开始,中国社会就进入了一个‘富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5279246.html
  • “东山法门”百丈怀海·《禅门规式》

    百丈山上,百丈怀海上述回答能否真正打消慧根不够的弟子对因“斩草伐木,掘地垦土”杀生可能招致果报的顾虑,我们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百丈怀海作为僧团领袖的权威是不容置疑的。而远比疑惑和回答重要的是,“人身难得”...

    黄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12779488.html
  • 在激进与保守之间——慈航与太虚和圆瑛之关系探析

    国政、应赴时宜所不容不设,洵有改善其机构,健全其组织之急需也。目前荷与大悲退居,陪同圆瑛法师偕临雪窦分院,殷殷以共举佛教会事为说。夫服膺无我,方为佛子,况圆瑛法师与虚三十余年之友谊,在人自无所间。”[...

    何建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363379617.html
  • “详考其理,各擅宗涂”——玄奘西行求法的原委

    所寻觅、所认同的真理,相信此一真理是人生究极的归趋,是解脱自在的境地。然而稍一不慎,往往又被“见欲系着”,而无法获取“无诤”的宁静。原因正在于其对于真理的认同,是如此的坚持不舍,这使得他不容自己在真理...

    昭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2235579872.html
  • 宗教民族主义探析

    宗教民族主义。然而,我们还不能凭此断言“宗教”和“民族主义”必然会接近或交融,因为二者之间毕竟存在不容忽视的区别。因此,要从理论上解决“宗教民族主义”的形成机制问题,首先需要分析“宗教”和“民族主义”...

    钱雪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2251079918.html
  • 清凉国师澄观

    五台山已成了中国北方研习《华严经》的重镇。唐朝则天大足元年(701),蓝谷沙门慧祥撰的《古清凉传》就说,五台山为文殊道场,是“出于金口,传之宝藏”的事情。这对于僧人来说,就是不容置疑的真理。大历三年(...

    郑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61780225.html
  •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写本《金光明最胜王经》古代修复简论

    :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6)06-0183-09   一 引言   敦煌学至今已历百年,随着国内外藏品相继刊布与整理,在各个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有关...简要的介绍,从中不但可以看出丰富的敦煌写本古代修复内容,还可以看到写本学的众多信息,对纠正我们以往的观点有所帮助,其价值重大不容忽视,值得敦煌学界和古籍修复界深入探讨。可惜随着岁月沧桑,古人修复的痕迹...

    林世田 萨仁高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2980773.html
  • 第二届“当代中国宗教论坛”论点述要

    正在萌发,“五大宗教”之外其他宗教的实际存在已成为不容置疑的现实。其次,在当代中国开放性社会中已有“境内”、“境外”不同背景的宗教建构之共存,,它们相互影响、渗透和交织,或明或暗、忽隐忽现,增加了对其...

    曾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73781121.html
  • 慧远大师伦理思想略论

    于经文,在三之训彰于圣典,斯与王制同命有若符契,此一条全是檀越所明,理不容异也。”???在对世俗礼教认同的同时,慧远又强调了佛教伦理的超越性,他说:“天地虽以生生为大,而未能令生者不死。王侯虽以存存为...

    张有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325681222.html
  • 生死的省思 —从生死的探索到现代生死学建构课题

    千古之谜题,就是根本丧失了探讨它的兴趣,而从未料到,有朝一日当自己面对子女提出同样的问题时,居然会面红耳赤,不知如何应对。然而生命的公案是不容回避的,总有一天我们还是会返回到问题的源头与它相会。  ...

    慧开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74581389.html